首页

女王男畜

时间:2025-05-30 05:09:36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37795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已读乱回”是年轻人隐晦的“撕考卷”

“五一”假期,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景区,当地将杂技、魔术、沧州木板大鼓等特色非遗项目融合进入景区,各类非遗展演活动精彩纷呈。游客在游览景区风光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文/王天译 图/田博)

泰国客商“老带新”组团开拓吉林市场

曾经的土路、土坑,经过绿化、美化,如今蝶变为打卡点;曾经不起眼的农家小院,经过个性化打造,如今成为开门迎客的农家乐……村居环境的嬗变,让黑水村通过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的缩影。

大风致断电数千亩水产养殖园陷危机 供电“陆空”救援挽损1.5亿元

央视网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新型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11月25日在上海交付国外用户。这型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新型货舱系统,一次运输量可满足一个城市一个月的供给需求,填补了中国在该船型建造领域的空白。

“五一”假期首两日逾37.3万人次内地访客来港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重在坚持不懈的切实行动。”马丁·雅克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克服多方面挑战,积极布局谋划并实施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进步。

连续第二个月减持!中国2月减持美债227亿美元,日本、英国增持

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广西柳州、山东淄博、甘肃天水等城市受到游客关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安徽宏村等乡村古镇深受游客青睐。远程旅游市场增幅明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